工業 4.0的深度思考與國內企業借鑒指引
點擊量:發布時間:2023-06-08 09:09
(一)課題目錄

(二)內容介紹
2011年1月由德國科學研究聯盟組織發起并形成的“戰略舉措”(Industrie 4.0),針對歐洲人口變化趨勢和數字化時代產業變遷的宏觀環境,旨在將新型數字技術融入傳統產業部門,形成由數據而非物料牽引的創新產業生態系統,從而保持和強化德國中小型制造企業在全球范圍的競爭實力。
國內研究機構和企業在學習和認識工業4.0時,傾向于將其視為實現技術進步的過程和結果,通常忽視其中所包括的以科學管理為內涵的社會性因素。自上世紀90年代起國內企業開始啟動信息化進程,到目前為止仍然有超過70%的中小型制造企業未能成功進入到企業信息化的成熟階段(以ERP的全功能應用為標志),國家提出的兩化融合戰略在中小企業層面仍然有較長的路要走。就企業內部而言,資金和技術通常不構成實質性障礙,人才和管理才是真正的瓶頸。從外部環境來看,大部分企業處于同樣的演化階段,同質化競爭通常體現為資金供給的持續性而非管理和技術的先進性。
本課題通過深入探討德國企業工業4.0的關鍵內容,結合國內企業信息化和管理轉型的實際場景,提出了國內企業通過“補課”-“探索”-“實踐”-“鞏固”的多輪循環來迎頭趕上的行動方案,同時學習借鑒國內外知名機構的研究成果,建立了適用于國內企業的工業4.0就緒度模型。
(三)部分核心模型、框架和內容展示
1. 工業 4.0的戰略要點

2. 工業4.0的價值實現路徑

3. 工業 4.0的9項技術支柱
4. 工業 4.0的數據集成

5. 工業 4.0就緒度框架

6. 企業行動路標圖

(四)關聯課題
1. 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實踐指南
2. 組織 4.0 :密拓流程導向型組織設計和開發方法論
3. 管理 4.0:密拓企業經營管理模式轉型實踐方法論

(二)內容介紹
2011年1月由德國科學研究聯盟組織發起并形成的“戰略舉措”(Industrie 4.0),針對歐洲人口變化趨勢和數字化時代產業變遷的宏觀環境,旨在將新型數字技術融入傳統產業部門,形成由數據而非物料牽引的創新產業生態系統,從而保持和強化德國中小型制造企業在全球范圍的競爭實力。
國內研究機構和企業在學習和認識工業4.0時,傾向于將其視為實現技術進步的過程和結果,通常忽視其中所包括的以科學管理為內涵的社會性因素。自上世紀90年代起國內企業開始啟動信息化進程,到目前為止仍然有超過70%的中小型制造企業未能成功進入到企業信息化的成熟階段(以ERP的全功能應用為標志),國家提出的兩化融合戰略在中小企業層面仍然有較長的路要走。就企業內部而言,資金和技術通常不構成實質性障礙,人才和管理才是真正的瓶頸。從外部環境來看,大部分企業處于同樣的演化階段,同質化競爭通常體現為資金供給的持續性而非管理和技術的先進性。
本課題通過深入探討德國企業工業4.0的關鍵內容,結合國內企業信息化和管理轉型的實際場景,提出了國內企業通過“補課”-“探索”-“實踐”-“鞏固”的多輪循環來迎頭趕上的行動方案,同時學習借鑒國內外知名機構的研究成果,建立了適用于國內企業的工業4.0就緒度模型。
(三)部分核心模型、框架和內容展示
1. 工業 4.0的戰略要點

2. 工業4.0的價值實現路徑

3. 工業 4.0的9項技術支柱

4. 工業 4.0的數據集成

5. 工業 4.0就緒度框架

6. 企業行動路標圖

(四)關聯課題
1. 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實踐指南
2. 組織 4.0 :密拓流程導向型組織設計和開發方法論
3. 管理 4.0:密拓企業經營管理模式轉型實踐方法論
上一篇:KPI 指標開發與應用實踐指南
下一篇:管理和征服企業商業實踐中的復雜性